查看原文
其他

我们所面对的这一代孩子,到底“特殊”在哪里?|日课

黄春霞 新校长传媒 2017-03-15



今日叙事


1982年3月13日,中国政府将“计划生育”定为一项基本国策。


计划生育提倡晚婚、晚育,少生、优生,“只生一个好”,从而有计划地控制人口。但这项政策一味控制人口数量,忽略世代更替,也造成了国民严重老龄化,社会未富先老的格局。到21世纪初,计划生育政策有一定程度的放松;2015年10月29日,国家全面放开“二孩”。






我们所面对的这一代孩子


文/黄春霞,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



从“计划生育”初始到成为一项基本国策,再到全面开放“二孩”,当下我们所面对的这一代孩子,转眼就变成了史无前例的一代。不得不说,他们太特殊了。他们开启了一个从未有过的“独生时代”,同时也被迫亲自成为了这个时代的终结者。


被标签化的80后、90后、00后,都称得上是“计划生育的产物”。从85后起,中国基本上呈现一个孩子的家庭结构,三口之家成为标配。也因为家有独子,全家上下多数时候对孩子过分溺爱,又过分期待,致使这一代孩子开始被冠以“公主病”、“缺乏独立生活能力”、“利己主义”、“没礼貌”等形象,甚至被评定为“垮掉的一代”。


事实上,这些结论对孩子而言并不公平。这一代人所具有的诸多特征,在某种程度上,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密不可分。如果我们不能正确的认识这一代孩子的心理特点,不去接纳、理解、分析和重新认识,我们的解决方案就只会停留言论批判上,而教育,却从未就此展开适应性调整。



唯有了解我们面对着一群怎样的孩子,学校与家庭教育方可循踪而进。



这个时代的孩子

到底是一群怎么样的人?



80后早已步入社会,多数人也已为人父母,担起爸爸或妈妈的角色。而90后也基本离开校园,成为社会的新生中坚力量。所以当今基础教育所面对的学生基本是00后,极少数的95后。那么,他们是一群怎样的学生?


“我”就是我,精神追求很强烈


00后,应该算是计划生育政策最成熟时期的孩子。他们从出生开始就不愁吃、不愁穿。而一旦人的物质生活得到满足,他在精神上就会开始思考并展开追求,比如,幸福是什么?人生的意义是什么?我为什么而活?


所以,这个时代的孩子,他们在情感与精神领域,有着极大的待满足需求,极强的探索欲望。


他们也在不自觉地成为一个知识面开阔的人。不要以为年纪小就见识浅,对于一些传统保守的教育机构而言,可能这个时代的孩子,已经很难去耳提面命了。因为学校讲给他的道理和故事,指不定他早已身临其境去感受过,在线上线下深度讨论过了。


他们在竭力让自己的生活更休闲。虽然我国离休闲时代尚远,但对休闲生活有追求的人却是日益增进,这其中包括了这一代的孩子,或者可以说他们在这方面表现更甚,其实这也是他们在充盈自己学习之外的精神世界。


他们尤其保护自己的个性。如果你要压抑这些孩子的天性,他们就一定会抗争,而我们把这叫“逆反”。然而,这个时代的孩子,最不愿意成为的就是跟别人一样的人,即使那个人很优秀。所以“我就是我”,是这群孩子最真实的心理语言。



个人化视角的偶像崇拜


偶像,作为一种认知和情感的符号,在青少年中存在着巨大的消费市场,对他们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产生了无处不在的影响。


曾有权威调查显示,当代青少年最崇拜的十位偶像中,有9位都是明星,只有一位是圈外人——雷锋。显而易见,明星在这一代孩子心中占据了极其重要的位置。一般情况下,女孩更多选择异性偶像,因此容易对偶像陷入浪漫幻想;而男孩选择同性偶像的比女孩多,体现出自我认同的需要。


还有位80后记者做过一个调查,想了解当下这群孩子对偶像的定义和追求是什么。得到的答案是:鹿晗、杨幂、赵丽颖、权志龙……这些风头正劲的明星,成为了孩子们追星路上的耀眼光芒。说到为什么喜欢这些明星,孩子们的回答也很直接,谁谁又帅又萌、跳舞还好、超棒的;谁谁长得漂亮、演技又好,简直太可爱……偶像,再也不是当年的“科学家”、“教育家”、“飞行员”了。对偶像崇拜的价值转型反映了偶像内涵和功能的变化,偶像已由一种精神或信仰向导转向娱乐和消费向导。


沟通易冲突,强烈要求思想平等


他们一直在建立自己的话语权。这个时代的孩子,表达胜过倾听。由于家里面没有兄弟姐妹,基本上都是和大人直接对话,所以,再也不是我们那时候“大人讲话,小孩别插嘴”的教育环境。他们会在这种与大人的一次次直接对话中,形成“你都能讲,为什么我不能”的思维意识。孩子这种对话语权的高度控制,从某种程度上来说,其实也是对传统的一种突破,也可以讲,这是一种社会进步。


孟子曾曰:“说大人则藐之,勿视其巍巍然”。意思是那些大人物是可以藐视的,别看他们神气活现的样子。那么现在的孩子要求平等,事实上也是在沿袭圣人的可爱之处:姿态独立,不卑不亢



真正的互联网时代“原住民”,现实感很脆弱


这一代孩子,可以说十分幸运,也可以说不太幸运。


80后见证了中国互联网史诗般的历程,然而真正的互联网时代“原住民”却是00后,他们在信息技术上十分早慧,是幸运的。


有这样一个小故事:儿子问爸爸要一张信用卡,说要网上缴费,买个域名。爸爸问买域名干嘛?儿子说自己的朋友跟同学吹嘘,说他建了一个网站,于是为了好朋友的面子,就决定自己建一个。爸爸觉得这件事很有趣,所以给了儿子信用卡,本想着再怎么也要几天的功夫,没想到不到一小时,儿子就把信用卡还了,说网站已经建好。当时爸爸感到很震惊,尽管网站有些简陋,但对于一个13岁的孩子来说,这已经让人震惊了。


作为互联网时代“原住民”,00后长期与电脑相处,在虚拟世界里体会真实,在真实世界中遭遇虚拟感,他们常常感到孤独,其实也不太幸运。


一项关于独生子女心理问题的调查指出:回答“遇到矛盾,你怎样对待”时,选择“回避”的占53.2%;回答“你遇到困难时,怎样处理”时,选择“放弃”的占56%。我们的这一代孩子,面对困难与挫折,有如此回避与放弃的心理,说明现实感非常弱,害怕去正面迎接挑战。同时,大量研究表明,独生子女的独立生活能力与自立能力是比较差的,如依赖性大、需要父母照顾等。不去参与现实生活的实践,所以在面对现实的时候,才会尤其疑惑和脆弱。


过早进入成人世界,亲社会行为下降


不难发现,我们现在的孩子常常就像个“小大人”,说起话来一套一套的,妙语连珠,时有金句。然后随着年龄的增加,孩子会开始在衣着打扮,行为表现上,不断向成人靠近。而这个向成人过渡的时间,变得越来越提前。他们渴望像大人一样潇洒、有风度,男孩子抽烟喝酒,女孩子护肤化妆,看起来,他们就是低龄化的成人。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这样,但这确实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。


过早成熟,换句话说就是过早失去童心。表现在社会行为上,就是亲社会指数下降。何为亲社会行为?即人们在社交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谦让、热心、包容、共享等对社会有积极作用的行为。但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,人与人之间反而变得缺乏沟通、缺少情感。比如我们最熟悉的碰瓷、欺诈等新闻事件时有发生,也因为这些负面事件,导致了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不信任。



有报道称,当代中学生存在很大部分人自私、冷漠、不愿分享和帮助,而对于那些帮助别人的人,反而嗤之以鼻,称其傻子。这种僵冷的社会关系,实在令人不禁一颤。孩子本是好孩子,但如果你把他过早丢进“大染缸”里,又如何去要求他“出淤泥而不染”?



当下的教育

应该有一场怎样的变革?



许多老师和家长都感受到,现在的孩子越来越“不听话”了。为什么呢?因为,他总是不按照你的意愿去做,总是有自己的一些“清奇脑洞”,总是在天马行空、唯我独尊。明明可以有一个按部就班的人生,可是他偏偏要跳出指定路线,肆意而为。他们有很多你不能理解的爱好与理想,他们也有这个时代映射在身上的诸多问题。


你想控制他,但你控制不了他,所以,到底要怎么做?


谁都不应该被剪枝,让孩子做自己


传统的教育,学生被老师催赶着迈着整齐划一的步伐,朝同一个终点走去。你看不到孩子的千姿百态,也看不到孩子的活泼灵动,他们仿佛是流水线上的产品,被包装成了同一个样子。可现在呢,这样子还行吗?明显不行。


著名儿童心理专家胡萍有一篇文章就讲到:保护孩子的天赋。所以,她在教育孩子的时候,首先是去发现,再去发展。儿子从小有很多兴趣,但往往不是老师眼中的那种好学生。比如去兴趣班学画画,一整学期下来,老师都在抱怨儿子画得太差,但胡萍老师却随孩子的性子,没成想在最后一节画画课的时候,儿子完成的唯一的一幅作品惊艳了很多人;再如,这孩子语文成绩在传统教育中,实在差劲,100分的题,往往只有60分,甚至有一次得了倒数第一。但后来在另外一所学校,又出奇的拿了第一,这次是正的,因为他的见解很独到。当然,更让人感叹的是,胡萍老师一直坚持保护儿子的天赋,让儿子在厨艺上的造诣成为了进入剑桥大学的敲门砖。


所以,你是要剪枝,还是发展呢?



每个人都有偶像,对孩子只需要正向引导


孩子追星先别焦虑,谁还没个偶像呢,当年“四大天王”的时候,你不也疯狂过吗?可是,有一点必须要告诉孩子,什么是真正的偶像,为什么要有偶像。


现在的00后大多喜欢帅气的小鲜肉,漂亮的小仙女,说的最多的就是男神、女神。那我们就问问孩子,你最喜欢这个明星的,是什么?如果是舞跳得好,那么我们是不是可学习偶像去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;如果是演技好,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偶像努力提升自己的修为;如果是低调稳重有才华,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学习偶像丰富自己的内涵……有偶像本来就是个好事情,前提是,家长和老师需要正确引导。


在教育中,用娱乐热点来进行教学,也是一个很好的授课方法。如有的老师将周杰伦《青花瓷》的歌词改成生物概念,让孩子在音乐中学习生物;还有的老师将最近火得不行的《三生三世》用于家长会,以达到幽默教学的作用;许嵩的歌《千百度》也曾搬上大学语文的教材,无数歌迷称其要向偶像学习,多读书,做个有学识的人……这种正向叠加,才是孩子偶像崇拜的真正意义。


未来教育,必然要跟上互联网+时代


如果,你还拿着一二十年前的教育理念,来应对当下的这群孩子,你可能真的会觉得“没法教”。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就开始接触互联网,几岁就熟悉各种电子产品,他们的许多知识都来自手机、iPad、电视、电脑……你如果只让他读课本,那他不会疯吗?


遗憾的是,我们的许多学校,就算安装了相应的技术设备,却依旧把它当成摆设,白白浪费。作为学校,你是一个传输知识,做教育的地方,如果自己固步自封,又怎么能培养出有创造力的学生?


北大尚俊杰教授就指出,在移动互联网时代,教育流程需要再造,以及教师角色再造、课程模式再造、学习方式再造、组织管理再造......基于这种教育重构,学校要让技术贯穿于学习的整个过程。诸如APP、思维工具、网络空间都可以用以帮助学生;课程上重视计算机教育、发展线上教学、支持多元化技术养成等等。



最美的教育,应该变得温情和灵动


教育有时候,给人的感觉很冷;但真正的教育,应该有人情味。


比如体会孩子们的心理状态。刚刚读到一篇文章,描述了浙江省宁波市北仑区小港实验学校王彧钊老师的观点:好的学习,应该是让孩子们觉得超级好玩。所以他一直在思考,将学科学习化为“好玩的”课程。他的课堂也是如此:有一次讲《棉花姑娘》,其中有一段话:“棉花姑娘生病了,叶子上有许多可恶的蚜虫。她多么盼望有医生来给她治病啊!”然后问学生:同学们,你们知道棉花长什么样子吗?有学生举起了手说,棉花就像月季花一样吧,应该是五颜六色的;有学生说棉花应该像槐花一样,白白的……这些回答让他有些失望。


于是他开始带学生出去真实的看世界,并将“玩”发挥到极致,体会他们的年龄与心智,激发孩子的智慧潜力。“因为每个孩子,眼中的世界都是不一样的,但至少,他要亲自去体会。”


你看,教育是一件简单又复杂的事。说简单,是因为它的目标很清晰,即让每个人变得更好。说复杂,是因为达到目标的路径很曲折,过程很费神。那么,认识我们的受教育者——这一代孩子,将会是教育路径更加顺畅的关键因素。认识孩子而反观教育,思考教育而助力孩子,这才是大家都愿见证的良性循环。



 “教育日课” 

 征稿邮箱:2594889720@qq.com 


尊重原创,支持好文

喜欢本文,可识别下列二维码向作者打赏 ▼

新校长传媒“教育日课”栏目正式开启,

面向作者本人的打赏机制也正式启动


▼ 

作者 |黄春霞,蒲公英教育智库研究员 

责编 | 小新君

“新校长传媒”商务合作请联系 023-67450968

推荐阅读

点击关键词,阅读更多“日课”相关内容

语言学习的意义 | 历史相对论 | 最可爱的人

今天的德育 挑战式学习 | 最美女先生

养育参考书 如果教育是诗 惊蛰:自然教育

天才少年的前世今生



/ 小学语文最前沿的课程方法论 /

点击下图,一键报名 ▼



/ 《新校长》2月刊 /



点击“阅读原文”,一键订购!


  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    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